2021 Fall MCS/MSCS轉專業申請心得

顏廷 Tim Yen
9 min readMay 30, 2021

--

寫下這篇文的目的是想提供我在申請過程覺得有用的資訊給和我一樣大學不是唸CS的申請者並有志申請CS Master Programs的人。

選校考量

我的目標是在美國當SWE,因此選擇的programs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寫論文。

背景

Education
* NCCU B.A. in Economics, GPA: 3.96/4.30
Test Scores
* GRE: 325 (V155 Q170 AW3.5)
* TOEFL: 109 (R30 L29 S24 W26)
Work Experience
* Research Assistant@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TU
* Backend Engineer Intern@Hi-Health
Awards
* 書卷獎*1 (108/2)
Publications
* None

申請結果

Decision
* Rice MCS
Admissions
* SCU CSE (1/31)
* NCSU MCS (2/17)
* Rice MCS (2/24)
* UChicago MPCS (2/26)
* UT Dallas MSCS (3/17)
* OSU CSE (4/5)
* NYU Courant (4/14)
Rejections
* NYU Tandon (1/21)
* UMass Amherst CICS (3/24)
* Brown CS ScM (4/8)
* UCSD CS75 (4/10)
* UCI MCS (4/14)
* TAMU MCS (4/14)
* UCSB MSCS (4/27)
* Columbia MSCS (6/1)

我自己對於今年的申請結果算是蠻滿意的,近年來CS這麼競爭,我還能申請到幾個蠻不錯的program真的很幸運,下面就針對申請中會遇到的各項要素來分享我的心得。

1. GPA

能高盡量高,不然比較在意分數的學校可能第一關就被刷掉。除非你有很過人的經歷,不然GPA是比較能代表你學習能力的一項指標,尤其跟CS相關課程的GPA。

但GPA真的不是唯一,有機會去參加黑客松或者實習也是很重要的,這可以讓申請者看到你真的是對這個領域有興趣,而非只是把CS基礎課程上上而已。

2. CS-related courses

我大四和大五上修了蠻多資工/資科的課程(運氣超好都有加簽到,可能政大的CS課沒什麼人來搶,嗎?),這對於轉專業申請者是很重要的,畢竟比較好的master programs一定是希望你有大學的基礎,這也是我後來比較有信心全部都丟CS programs,而沒有丟MIS的原因。若對CS的課程規劃不請楚,去各大學的資工系網站都可以查得到。

我修過的相關課程有:物件導向程式語言、資料結構、演算法、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機率論、 資料探勘、作業系統、計算機組織與結構、計算計網路、資料庫應用。提供給大家參考。

3. TOEFL & GRE

建議盡量早點考掉,若和申請時間重疊到可能會來不及考到理想的分數,要注意有些學校會有分數門檻,但聽說和分數門檻差一點還是有申請上的案例,因此若只差一點還是可以投看看。

下面是幾個我自己在準備考試時,覺得很不錯的分享文,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4. 線上課程

線上課程最近很夯真的不是沒道理,我超級推薦,可以跳脫學校進度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完全沒必要跟著學期制走,想學隨時可以開始,畢竟時間寶貴。若覺得學校教授某堂課教得不好,可以去找網友推薦的教授課程影片來聽。

若你完全不懂電腦科學,我會推薦CS50’s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來當入門,這堂課的課程影片和作業是免費的(達到拿證書的標準後,可以再考慮付費買證書),教授David Malan真的很有教學熱忱,作業都會設計得和真實問題接軌,會讓學生覺得原來學會寫程式可以解決很多身邊的問題,完成作業時會很有成就感。

同系列的CS50’s Web Programming with Python and JavaScript 也很讚。

5. Side Projects

做side projects的好處:

1. 確認自己對於coding的熱情
2. 充實履歷和Github
3. 學習新工具&技術
4. 獲得成就感
5. 申請學校時可以寫進SOP

最好選擇一個你自己會遇到的問題去解決,因為通常你會遇到的問題別人也會遇到。當然也沒有說side projects一定要解決身邊的什麼問題,畢竟還是可以練到技術,但我自己是覺得如果能夠因為自己的作品而幫助到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會很有成就感。

我自己是在最後一個學期寫了一個幫政大計算GPA的網站,但完成時有些學校已經寄出申請,我有在補新的履歷上去,不知道對申請有沒有幫助。

6. 實習

我自己主要是在104、CakeResume、FB實習社團、Yourator這些平台去找。若大學不是唸資管/資科/資工的話,會發現上面的技術很多自己都不會。

我建議利用網路資源(網課、Blog)去完成一些作品,加強自己的履歷,再去投看看會比較有機會。每間公司難度不一,我自己也沒有很多經驗,因此只能提出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的是,大膽去投遞履歷,頂多就是沒上,但過程中可以練習寫履歷和面試,並且了解到自己的水平落在什麼位置,千萬不要等什麼都準備好再去投。

有實習對於申請蠻重要的,除了豐富履歷外,還能讓你在SOP中寫出此領域的細節,這就會讓你和沒有實務經驗的人有所差別。

7. Research

如果有CS相關的研究無論你是否要申請工作型或者研究型的master programs都會有幫助。建議主動去問學校相關科系的教授,有些教授人很好會願意給題目讓你做。

但以下這篇文有分享研究並非是申請好學校的必要條件,我覺得也很有說服力,大家可以看看。

8. 延畢

對於CS相關課程修不夠的人,可以利用延畢去補齊相關課程。

唸大五上對我申請幫助非常大,這段時間我修了「作業系統」、「計算機結構與組織」、「計算機網絡」三門CS必修課,對於未來的職涯和申請學校都蠻重要的。況且我要當兵再出去,多出來的這半年拿來補相關學分還不錯。

有些人會認為延畢對於申請不利,認為延畢是一種對學業不重視的表現(我身邊有些朋友的家長會這麼認為,也許是舊時代的觀念),但我的留學顧問說美國研究所其實沒有很在意你是否延畢,若善用多出來的在校時間充實自己的履歷和修課,對於申請會有幫助。

9. 當兵

由於我之後希望在美國找工作,因此想先把兵當掉免得麻煩,因此我的策略是延畢一學期,利用大五上修CS的課+申請學校,1月到9月的這段時間去當兵和等offer。

記得去和區公所說一下你8、9月要出國,盡量排早一點時間入伍。

10. SOP (Statement of Purpose)

感想放SOP,實力放CV。每段盡量講出這段經歷對你的啟發,或發現自己哪裡不足,未來想要加強哪個部分等等,不要只是一味的說我做了什麼很厲害,否則就和CV的功能重疊了。審查委員應該要能從每份文件中多認識你一些。

11. 推薦信

推薦者要能夠具體寫出你的優點,因此最好找跟你有深度交流的教授或者主管。若找一個你不熟的教授或者主管幫你寫推薦信,通常內容都會是很空泛的罐頭推薦信,例如這位學生成績很好、做事能力優秀,卻寫不出具體的事蹟來說明為什麼,審查委員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推薦者跟你不熟,這封推薦信就少了加分的作用。

盡量在申請時段的前幾個月就先找好推薦者,免得她/他有推薦信名額限制。

12. 選校

我選校是分保底、衝刺、夢幻,並參考US News CS ranking投15間,會投這麼多是因為怕沒學校。投學校盡量照申請難度平均投,盡量每個tier的學校都投一點,因為就算看了很多資訊還是很難判斷自己的落點,這樣做能確保自己每個tier都有機會。我自己是夢幻投4間、衝刺9間、保底2間。

13. 留學顧問

要不要去留學顧問真的見仁見智,而且每家留學顧問的服務品質差很多。我自己會去留學顧問是怕自己查的資訊不夠完整,和無法分辨查到的資訊是否重要,再加上我也沒有認識很多資工系要出國的朋友,就決定花這個摳摳了。

這邊幫我的留學顧問工商一下好了(他們沒有給我錢拉~),我自己是去英萊,覺得他們的服務不錯,Tina講話有邏輯而且會給你很多細節上的建議。但這都是我個人主觀的感受,沒有認真去和其他家做過比較,所以參考即可,如果有興趣可以直接和英萊約時間去和他們的留學顧問免費談談。

總結

在唸經濟系的過程中,覺得學的東西太理論,我自己比較喜歡能夠應用的知識,但又對於金融業、會計師之類的沒有很嚮往,於是興起出國唸BA或者DS的念頭。在修課的過程中,逐漸發現CS的知識很有趣,於是開始覺得可以跳戰申請CS,並把SWE當成未來的目標。

轉專業一定是辛苦的,畢竟很多大學就念資訊的人能得到的資訊我們可能都不清楚。但若真的有心,就會去主動去找資訊、找方法,雖然辛苦一點,但我覺得比之後去做一個自己不是很感興趣的工作好太多了。

目前我算是拿到第一張進入CS領域的門票,但相比受過4年訓練的資工系學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期許自己之後能保持對CS的熱情 ,並好好珍惜及享受在美國留學的這段時光。

若有任何細節想要我可以寄信到我的email(在我的自介欄),也麻煩各位將這篇文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謝拉~

--

--